一瓶白酒卖出58600元 天价听花酒究竟“贵”在哪儿 是贵主观认识并没有科学依据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孟刚)最近,贵5.86万元一瓶的瓶白“天价”听花酒因宣称具有“落口生津”“可以全感官品鉴”等迅速引来市场关注。听花酒到底是酒卖酒究竟儿物有所值,还是出元营销噱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听花酒所谓的天价听花“创新”或概念,是贵主观认识并没有科学依据,违背了行业通则。瓶白而在法律人士看来,酒卖酒究竟儿宣称功能则涉嫌违法。出元针对以上问题,天价听花记者分别联系听花酒生厂商和经销商采访,贵截至记者发稿,瓶白未收到其回复。酒卖酒究竟儿
听花酱香风格酒。出元 资料图片
疑点一
酒质可以“听”出来?
据了解,天价听花听花酒由宜宾听花酒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宜宾凉露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听花酒业、凉露酒业)生产,青海春天全资子公司西藏春天酒业负责经销,总设计师为上市公司青海春天董事长张雪峰。记者在其官网发现,目前听花酒官方旗舰店在售4个产品,可分为两类:酱香型和浓香型,规格为750毫升,标准装售价均为5860元,精品装售价则均为5.86万元
在听花酒一篇名为《酒好不好,可以听出来》的宣传文章中,称听花酒开创了“五步五感鉴赏法”,将听觉和触觉引入品鉴过程,通过听、观、闻、烧、品五步进行“全感官品鉴”。董事长张雪峰说,“听花”对中国白酒传统工艺的突破性进步,“酒好不好,可以听出来”。 而听花酒的官网则宣称“听花断酒,传说级酿酒技艺”,并称听花酒的酒花“爆裂声音均匀细腻、绵密有力,如春雨般勃勃生机,演绎着醇厚饱满的酒体与丰富的风味成分达到完美平衡的和谐旋律”。对比酒的酒花则“破裂声音强弱不均,间或出现如水溅油锅的噼啪声”。
酒的品质真的可以听出来吗?对此,中国酒业智库专家蔡学飞认为,酒的品质的优劣由许多因素决定,并且中国酒是风味型饮品,有着强烈的个人偏好,不能够仅凭某一项主观评测判定好坏。“在我的认知里,从来没有听说过单纯凭借酒花来鉴定酒质的科学依据”。
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酒业分会秘书长欧阳千里则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判断酒的好坏,学术上讲是“观色、闻香、品味、鉴格”。听花酒满足学术的要求,又增加了大众“猎奇”的品鉴方式,是营销战术,而非营销战略。
疑点二
能生津并减少酒精危害?
听花酒在宣传中提出了“生津白酒”的新概念,宣称将多学科技术引入酿酒业,在继承白酒传统固态发酵优势上,对醇熟老酒进行二次发酵、精馏浓缩,实现对酒体的“制化增益”,并特别强调这种工艺“能够激活副交感神经而‘落口生津’,减少酒精对人体伤害”。
听花酒官网的资料显示,听花酒研发团队历时4年,经过3091次方案试制研究“创立白酒制化增益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正在审核中的发明专利6项”。
然而,记者3月25日在相关平台查询发现,目前听花酒业所获专利仍然是延用凉露酒业时期申请的适用于凉露酒生产工艺方面的发明专利。听花酒业前身为凉露酒业,2020年10月20日更名为听花酒业。其于2018年1月24日申请专利,涉及“凉口型白酒及其制备方法”“去除薄荷酒中薄荷味的方法”“采用强化曲制备凉口型白酒的方法”等。记者还发现,目前听花酒酒瓶使用的外观专利都是延用凉露酒业在2019年9月申请的专利。
记者了解到,听花酒配料表中成分较多,如其酱香型产品配料中除了有酱香型白酒、水以外,还有玉竹、葛根等大量中药成分。相关中医药专业人士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玉竹、葛根作为中药,本身就有生津止渴的功效,但这两药相对较为平和,生津止渴效果因人而异。
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则认为,白酒行业是一个充分市场竞争,消费者对好酒的标准和工艺都非常理解,用之前保健品行业信息不对称打法在酒行业收割消费者的“智商税”恐怕很难实现。
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义的1类致癌物,而针对企业提出的“减少酒精对人体伤害”,蔡学飞表示,酒作为百姓的日常刚需消费品,属于食品,食品安全事关重大,任何企业提出相关卖点都应该公开透明的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并且提供相应的科学研究数据,这样才有利于品牌的利益,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
针对听花酒的种种提法,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酿酒研发部主任王德良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更是直接表示,听花酒的这些“创新”或者概念,有的是违背行业通则,有的是全主观认识、没有科学依据。
疑点三
具有“男女同春”作用?
记者注意到,听花酒在多个宣传文章里称其是“白酒”,然而根据6月即将正式实施的白酒新国标,听花酒或将归为露酒。同时,记者近日查询发现,在其外包装上未见有国家保健食品专用标志“蓝帽子”,目前听花酒并没有获得保健食品批号。
不过,听花酒的宣传中特别强调“功能性”。早在去年,一些关于听花酒壮阳、提升免疫力及改善睡眠的宣传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其中,在2021年初,宜宾听花酒业在线上举办了一场“中医理论指导白酒健康化研讨会”,发布了《饮用听花酒对成年男性身体机能影响的探索性研究》结果简报。该报告显示,参与试验的健康成年男性自愿者每日饮用听花酒50ml、连续7天后,免疫指标、深度睡眠比例以及保障男性勃起功能的一氧化氮水平等数据明显升高。该企业也进行成年女性实验,结果显示听花酒能有效增强女人“性福感”。董事长张雪峰也公开表示,男女人群饮用研究结果显示,有“男女同春”作用,只是听花酒激活人体副交感神经后的健康价值之一。
对此,蔡学飞表示,听花酒的母公司青海春天有制作保健品的背景,不排除听花酒有着相应的研究技术,但是从酒类饮用角度来说,在白酒类中宣扬保健功能不合适,不符合行业惯例,也不是严谨科学酿酒的态度。
“普通食品功能宣称的关注度很高,在现行法规和监管要求下是不允许的。目前一些属于食品基本属性的宣称如低GI(升糖)、低盐、低致敏等,企业目前希望有所突破,可以便于消费者选择。”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段盛林如是表示。
有法律人士告诉记者,听花酒进行“功能性”宣传,涉嫌违反《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依据《广告法》,酒类广告不得含有明示或者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功效方面的内容。听花酒引用具有“功能性”的报告,其真实性和权威性存在疑问,即使该报告具有一定的真实试验数据,同样不能成为其违反《广告法》宣传具有“功能性”的依据。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酒类产品可能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健康,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子洋则认为,听花酒强调的“功能性”宣传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则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至于说人体实验报告涉不涉及虚假宣传,就要看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及客观性,最关键的应该是各项数据的变化与饮用听花酒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论证。
相关专家指出,企业应该把精力放到产品质量上,用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信赖,而不是通过制造所谓的“功能性”噱头来误导或欺骗消费者。
责任编辑:24

【一瓶白酒卖出58600元 天价听花酒究竟“贵”在哪儿 是贵主观认识并没有科学依据】相关文章:
- 1中国联通手机eSIM界面偷跑:为iPhone 17 Air做准备?
- 2山东青岛:家长们请留心!事关儿童乘电梯安全
- 3兴农评丨以司法规范习俗,让彩礼回归初衷
- 4江西特种设备安全专委会召开2022年全体成员会议
- 5我市各地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 6微生物强化技术修复黑臭水体的效果研究
- 7上海松江区市场监管局:当好消费维权护航员
- 8黑龙江哈尔滨:春节期间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59项
- 9Find X8s⁺新增风信紫配色 朦胧渐变更显精致感
- 10宁夏石嘴山:开展“春雷”“铁拳”专项执法行动
- 11北京石景山应用“三全”管理法护航冬奥食品安全
- 12买年花啦!2024年潮州金石龙年迎春花市开市迎客
- 13《霍格沃茨之遗》NS2版玩法预告发布 画质提升明显
- 14节日销售额成绩喜人,顺德食材城将迎来“大升级”!
- 15菌种强化结合工艺优化提高酱香白酒基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研究(二)
- 16北京石景山应用“三全”管理法护航冬奥食品安全
- 17《毁灭战士:黑暗时代》Steam获玩家“特别好评”
- 18深圳开展“守护美丽”统一执法行动 立案7起
- 1宿州: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
- 2北京朝阳积极开展春节期间安全保障工作
- 3快评丨奖励红娘600元,难破农村青年婚恋困局
- 4安徽合肥:开展打击传销“春季固守”专项行动
- 5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 6202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举行
- 7山东济南:开展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 8番茄渣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二)
- 9我市交警部门举行“守法文明骑行 畅行平安宿城”倡议宣传活动
- 10江苏南京公布“蹭热点”“搭便车”违法违规广告典型案例
- 11连山特产,年货必备攻略
- 12湖北武汉:2021年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发现处置问题1.3万余个
- 13聚焦“舌尖上的安全” 以法治强化食品安全治理_
- 14黑龙江哈尔滨:春节期间消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59项
- 15广西百色市场监管局: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服务疫情防控大局
- 16番茄渣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二)
- 17今冬后期我国或再次经历气温“过山车”
- 18宁波鄞州开展元宵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确保吃得放心